個人信用作為一種基本道德準則,是指一個人遵守約定的程度,此約定可以是個體之間的約定、個體與單位之間的約定,也可以是社會公有的約定。個人信用代表著社會或他人對一個人的信賴程度,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作為一個老百姓立足社會的基本道德標準。
    個人信用記錄來源于很多方面,就目前的情況下,主要來源于以下幾方面:各家商業(yè)銀行采集的個人貸款及償還記錄和信用卡透支情況記錄;從法院采集的與個人信用有關的個人的民事和刑事訴訟記錄;從公安機關采集的個人的身份證信息和與個人信用有關的處罰記錄; 個人的納稅記錄和工商記錄等。
    隨著我國經(jīng)濟的飛速發(fā)展,個人信用在市場經(jīng)濟活動中的重要性愈發(fā)明顯,一個人在貸款時良好的銀行信用記錄是取得貸款的先決條件;很多大型企業(yè)在招聘優(yōu)秀的大學畢業(yè)生時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是被錄用的首要條件。個人信用記錄不僅影響個人,還關系到自己的家庭和子女,因為它不僅僅是個人的信用記錄,更加是一個人和一個家庭立足于社會的基本道德標準。
    隨著我國信用體系的不斷發(fā)展和健全,個人信用將伴隨每個人的終身。個人信用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,個人信用記錄的有無和優(yōu)劣,是個人在經(jīng)濟活動中得到認可的先決條件。所以一定要合理貸款,及時還貸,保護個人的身份信息,珍愛信用記錄,享受幸福人生。